次答张鄂山二首 其一
次答张鄂山二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 信道三人必有师,白头宁恨识君迟。杯浮菊蕊香犹在,诗寄梅花语亦奇。湘曲几时归贺监,海边何处觅安期。深谈不觉销红烛,旅宿高城斗柄移。
[清代]:陈恭尹
信道三人必有师,白头宁恨识君迟。杯浮菊蕊香犹在,诗寄梅花语亦奇。
湘曲几时归贺监,海边何处觅安期。深谈不觉销红烛,旅宿高城斗柄移。
信道三人必有師,白頭甯恨識君遲。杯浮菊蕊香猶在,詩寄梅花語亦奇。
湘曲幾時歸賀監,海邊何處覓安期。深談不覺銷紅燭,旅宿高城鬥柄移。
唐代·陈恭尹的简介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 陈恭尹的诗(1197篇) 〕
唐代:
钱起
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结茅书阁俭,带水槿篱斜。
古树生春藓,新荷卷落花。圣恩加玉铉,安得卧青霞。
數畝園林好,人知賢相家。結茅書閣儉,帶水槿籬斜。
古樹生春藓,新荷卷落花。聖恩加玉铉,安得卧青霞。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茎。当时初见之,妻子殊为惊。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来明镜中,对之不复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清代:
陶元藻
天险何曾《禹贡》陈,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响空山夜降神。
玉马惊回猺洞火,寒潮拍尽女墙尘。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清代:
姚鼐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尔江南山万盘。青天落日如相忆,更倚莲花峰上看。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爾江南山萬盤。青天落日如相憶,更倚蓮花峰上看。
宋代:
王之道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
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紛紛亦強追。
照雪精神應自喜,逼人風味不吾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