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崔颢的诗 >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唐代]: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

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

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注释

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临:靠近。

九江:今江西九江市。

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

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崔颢简介

唐代·崔颢的简介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 ► 崔颢的诗(51篇)

猜你喜欢

荷池小立

宋代杨万里

点铁成金未是灵,若教无铁也难成。

阿谁得似青荷叶,解化清泉作水精。

寓城西精舍赠洞文上人

清代李锴

比邻七十载,为客谢淹留。忍草自长碧,妙香时一浮。

世情争梦幻,佛面老春秋。愁绝斜阳外,谁家百尺楼。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唐代马戴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颂古九首

宋代释梵思

摘杨花,摘杨花,

打鼓弄琵琶。昨日栽笳子,

金缕曲 午诒代某君答《弃妇词》,亦赋一解 其二

清代樊增祥

卿认双星错。是天边、参商两点,命宫牢坐。暂学鹊桥牛女样,转眼南箕扇簸。

似沟水、东西都可。长念观音经一卷,雪衣娘、开了雕笼锁。

挽新昌王明府吉甫

宋代林表民

不见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

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