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
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近现代。王季思。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近现代]:王季思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
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
“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
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
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倒挽百川水,莫挽兒時回。盡書南山石,莫盡兒心悲。
兒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還哀訴。
“長年亦不望,願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
如今弟輩歸,攜家谒母墓。牽衣學拜跪,甥侄各媚妩。
人間萬事足,不聞母笑語。忍淚辭新墳,斜陽風滿樹。
唐代·王季思的简介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 王季思的诗(112篇) 〕
宋代:
赵抃
倾国铅黄不假施,吴兵勍敌顿凌夷。苧罗石在千馀载,好事公今尚作诗。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淩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清代:
张廷玉
溪流曲曲绕柴门,石作屏风树作垣。每与野人临水坐,梅花香里话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
卓肇昌
海门清泬寥,轻棹欲杭之。月映鳌头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挝听鼓,潜壑客探骊。宵静波心迥,舟摇嶂势驰。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鳌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骊。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
宋代:
释宝昙
碧海鲸鱼快一逢,不为夜雨泣秋虫。
神交已极天人际,玉立仍馀国士风。
碧海鲸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
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迩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清代:
恩华
籁寂天空漏已沈,一声清唱警尘心。林原响振孙公啸,月夜情酣渔父吟。
陔下似传驱楚策,雍门犹见绕梁音。宵严旧载金吾令,听到更残韵转森。
籁寂天空漏已沈,一聲清唱警塵心。林原響振孫公嘯,月夜情酣漁父吟。
陔下似傳驅楚策,雍門猶見繞梁音。宵嚴舊載金吾令,聽到更殘韻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