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
词语解释
夷狄[ yí dí ]
⒈ 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⒉ 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⒊ 视为夷狄。
引证解释
⒈ 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引《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鲁迅 《坟·论“他妈的!”》:“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⒉ 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引《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唐 韩愈 《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 管城。”
唐 聂夷中 《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⒊ 视为夷狄。
引《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 秦 何?夷狄之也。”
《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 五代 之君而视 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国语辞典
夷狄[ yí dí ]
⒈ 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引《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底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
近蛮夷
英语non-Han tribes in the east and north of ancient China, barbarians
德语Barbar (S)
最近近义词查询:
系统的近义词(xì tǒng)
光景的近义词(guāng jǐng)
细心的近义词(xì xīn)
偶尔的近义词(ǒu ěr)
打骂的近义词(dǎ mà)
生机的近义词(shēng jī)
过程的近义词(guò chéng)
发言的近义词(fā yán)
扮演的近义词(bàn yǎn)
违法的近义词(wéi fǎ)
撤消的近义词(chè xiāo)
应有尽有的近义词(yīng yǒu jìn yǒu)
左右的近义词(zuǒ yòu)
光顾的近义词(guāng gù)
集团的近义词(jí tuán)
心事的近义词(xīn shì)
作家的近义词(zuò jiā)
工业的近义词(gōng yè)
木排的近义词(mù pái)
面试的近义词(miàn shì)
决议的近义词(jué yì)
全力的近义词(quán lì)
节制的近义词(jié zhì)
同等的近义词(tóng děng)
密查的近义词(mì chá)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jīng yóu精油
- mù zhuāng木桩
- jiāng jì jiù jì将计就计
- wǎng wǎng往往
- guó cè国策
- èr mìng dǎng二命党
- chuán dì传递
- yóu shè游涉
- yī qū衣袪
- kū mù枯木
- guāng dù光度
- mìng qīng命卿
- jiā jiā hù hù家家户户
- luò hòu落后
- bō guāng lín lín波光粼粼
- liú xiàng刘向
- fēi fēi xiǎng非非想
- gǒu dōng xī狗东西
- lù yí赂遗
- qún tǐ群体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hū lüè忽略
- zhàn shī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