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自是


拼音zì shì
注音ㄗˋ ㄕˋ
词性副词

自是

词语解释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naturally; of course;

⒉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self-conceited;

⒊  从此。

from now on; from then on; henceforth; thereupon;

引证解释

⒈  自以为是。

《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唐 韩愈 《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清 孙嘉淦 《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

⒉  自然是;原来是。

唐 杜甫 《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唐 李商隐 《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 秦 地有山河。”
宋 陆游 《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董必武 《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 中华 好儿女, 珠河 血迹史千秋。”

⒊  从此。

《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
《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 鲁 则 申培公,於 齐 则 辕固生,於 燕 则 韩太傅。”
《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 者无数。”

⒋  犹只是。

唐 崔涂 《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国语辞典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以为是。

《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⒉  从此。

《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

⒊  自然是。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分字解释


※ "自是"的意思解释、自是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2.隐隐觉得读书之人练武也无伤大雅,于武功的抵触之心不觉有所消释,自语道:“学些武功也没什么不好,不过似王佑箴那般争强斗胜的武功我自是不学的。

3.对于炼丹并不熟悉的秦凤鸣自是不知清眩丹是何物,但想来此药草疗效定然不俗。

4.庐山的风,自是风,不挟灰,也不带尘。它抚摸着行人的皮肤,不热亦不冷,稍微有点凉丝丝的,总像是北国的秋风。尤其是当人漫步林中,最能感觉到它的轻柔、洁净、清爽、沁人心脾,梳人灵魂。

5.启禀陛下,刘乾出身西域,心中自然对西域感情最深,并且西域本身实力在众学院就名列前茅,加上雄厚的底蕴,完备的教学系统,对于初学者自是大有裨益。

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7.,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

8.林挽鸿自然不知道,这个叫白雀的小镇离西魏边塞重镇抚冥和武川都不远,也和北齐柔玄、恒州相距不过数百里,东西魏一旦开仗这里自是首当其冲。

9.要在这里挂上这两颗夜明珠,对于出身贫苦、一向节俭的郭靖来说,自是异想天开、穷侈极奢。

10.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拿到博士学位,内心的兴奋自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