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平则


拼音píng zé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繁体平則

平则

词语解释

平则[ píng zé ]

⒈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引证解释

⒈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 正义:“刘台拱 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 刘 説是也。此则与《大宗伯》‘五命赐则’义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分字解释


※ "平则"的意思解释、平则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对不公的事,我就是要说两句!

2.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3.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4.物不平则鸣,而要寻求“平”,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的办法,也可以找仲裁机构仲裁、政府调解、行政复议等。

5.姑娘,所谓物不平则鸣,若不能用一己之力完成,只能假手于人,岂不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故?你再看看这是何物?

6.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对不公的事,我就是要说两句!

7.物不平则鸣,当初那人爱你的时候,他好得像天使;转眼不爱了,就成了魔鬼。

8.杜甫的“文章憎命达”,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是广为人知的名言。

9.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10.物不平则鸣,公众看不下去了,于是怒吼“这简直就是带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