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

共和


拼音gòng hé
注音ㄍㄨㄥˋ ㄏㄜˊ

共和

词语解释

共和[ gòng hé ]

⒈  也称共和制。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republicanism;

引证解释

⒈  西周 从 厉王 失政,至 宣王 执政,中间十四年,号 共和。共和 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 中国 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 的由来,有两说:(1)因 厉王 出奔后 召公、周公 二相共同执政。

《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 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张守节 正义引 韦昭 曰:“彘 之乱,公卿相与和而脩政事,号曰 共和 也。”
宋 欧阳修 《明正统论》:“昔 周厉王 之乱,天下无君, 周公、邵公 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后 宣王 立,是 周 之统尝絶十四年而復续。然为 周 史者,纪 周、召 之年谓之 共和,而 太史公 亦列之于《年表》。”
(2)因由 共伯和 代理政事。 《汉书·古今人表》“共伯和” 唐 颜师古 注:“共,国名也; 伯,爵也; 和,共伯 之名也。共,音恭。而《迁史》以为 周召 二公行政,号曰 共和,无所据也。”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共和》:“古史, 共伯和 者, 厉王 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 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 共伯和 干王位,故曰 共和。”

⒉  指共和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然,在 李自成 之世,则賑飢、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四节:“待到共和局定,聊慰 秋瑾 幽魂。”
瞿秋白 《鞘声》五:“他说,‘ 中国 若行共和必内争大乱’,不知道,十二年来并没有行过丝毫共和,何以乱到如此?”

国语辞典

共和[ gòng hé ]

⒈  周厉王出奔后,周、召二公摄政,号称「共和」。见《史记·卷四·周本纪》。一说为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⒉  国家主权在全体人民,不立君主的国体,称为「共和」。

专制

英语republic, republicanism

德语Republik (S)​, republikanisch (Adj)​

法语république

分字解释


※ "共和"的意思解释、共和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杨白冰主任赞扬烈士们为捍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捍卫共和国的首都、为捍卫千家万户的安定和幸福而 , 得其所,重于泰山。

2.民主党综合利用了这些事件并借题发挥,声称共和党已经向女性"发起了战争"。

3.中秋之际,我谨代表宇宙共和国、外太空省、银河市、太阳镇、地球村和嫦娥、玉兔、月老等知名人士,向你并通过你向你的家人、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4.据说,范进第一次发毒誓,是在他第一次高考落榜以后。他那时立下毒誓,六个字:”就是考,考大学“,依靠这六个字的精神力量,范进为共和国教育史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成了八年抗战的壮举。孔二狗

5.然而,Nama计划、预算前景以及共和党的不得人心或许会引起麻烦。

6.您那并不伟岸的身躯,却矗立成共和国倔起的脊梁;您那并不宏亮的嗓子,却迸发出逆境中奋进的强音。

7.此外,天堂寨所在的大别山区是明代“医圣”万密斋、京剧鼻祖余三胜、天完皇帝徐寿辉和300多个共和国将军的故乡。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考古学有了巨大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作出举世闻名的考古发现。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百废俱兴,令人振奋。

10.中亚地区过于混乱而难以统治,于是斯大林将该区域划分为几个边境犬牙交错的加盟共和国,从而撕裂族群并扼 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