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等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例子伟烈君通天算之学,生平著述等身,而精勤惕厉,未尝一日废书不观也。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六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ù děng shēn
注音ㄓㄨˋ ㄕㄨˋ ㄉㄥˇ ㄕㄣ
感情著述等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品多。
近义词著作等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星霜屡移(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著述等身的意思解释、著述等身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赶尽 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