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例子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注音ㄓ ㄖㄣˊ ㄌㄨㄣˋ ㄕˋ
繁体知人論丗
感情知人论世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鉴别人物的好坏。
近义词知人论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劳燕分飞(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 (意思解释)
※ 知人论世的意思解释、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 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