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手投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语本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出处语出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例子明·李贽《复顾冲庵翁书》:“公独鳌钓通海,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shǒu tóu zú
注音一ㄣˇ ㄕㄡˇ ㄊㄡˊ ㄗㄨˊ
感情引手投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举手投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实至名归(意思解释)
- 在此一举(意思解释)
- 草木知威(意思解释)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引手投足的意思解释、引手投足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 亡。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