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的成语故事


金针度人

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基本解释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出处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金针度人的典故

唐朝时期,郑采娘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她的针线活、刺绣做得十分精巧。她七夕之夜设香案向织女祈祷,祈求做针线的绝活。当夜的梦中她见到织女送给她一枚金针,三天后可以得到绝技,然而她急不可待把到手的金针给弄飞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针度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旁敲侧击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老奸巨猾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门当户对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臭名远扬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