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俭克勤的成语故事

拼音kè jiǎn kè qín
基本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暂未找到成语克俭克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克俭克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倾家荡产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
早出晚归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
迟疑不决 |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
心灰意懒 |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处实效功 | |
拉大旗作虎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今来古往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有权有势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
偶一为之 |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
祸国误民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