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三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
基础信息
拼音dà pú sān rì
注音ㄉㄚˋ ㄆㄨˊ ㄙㄢ ㄖˋ
感情大酺三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犒赏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大酺三日的意思解释、大酺三日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朝思暮想 |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 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